虎克和林梓君算是老对手,他历史战绩优势很大,所以刚刚那个球,在发现林梓君居然敢偷自己正手位长球时,他的反应是非常标准的七分力气抢攻。
按他的过往经验,这样的力道就够了,要么直接打穿林梓君,要么打得林梓君陷入绝对被动,他再跟一板子就能打死。
但结果他被林梓君用绝对意外的方式打了个漂亮的防守反击。
所以虎克也变招了。
他是野路子,虽然没有套路,但也没有桎梏,既然七分力气不够,那就试试十分力气呗。
虎克一抽球,林梓君迅速进入极速防御模式,再次贴台强行推挡。
事实证明,即便是虎克的全力爆发,他依然是挡得住的。
这一刻观众们齐齐惊呼:“哇。”
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看懂了这个球的玄机,而是因为这一幕的视觉效果,真的很让人热血沸腾。
没有人不知道虎克的出手有多暴力。
所有的选手在面对虎克时,一旦看到虎克要抢攻,都是第一时间退台,无一例外。
林梓君第一个球敢硬顶,还可以说是利用了对手的不了解。
但第二个球虎克显然已经有了心理预期。
林梓君却依然贴着球台硬顶了上去。
这个动作并不漂亮,反倒是因为直板推挡技术用横板强行施展,所以手腕和手臂的扭曲都比较别扭,看起来像是怪异的八爪鱼。
球台这头的虎克,手臂上全是一块一块的腱子肉,把球衣的布料都撑了起来。
球台那头的林梓君,身材修长苗条,卖相其实不差,但是放在运动场上却略显单薄。
但他以单薄之躯强势反顶,这种以强击强的气势,却让观众们感觉到体内热血不由自主的涌动。
“梆”的一声,球砸在球拍上,发出的声音如同铁锤重击。
但这个球到底还是被他顶过去了,又是一个超级快的回头球。
推挡这种落后的技术,在此时此刻绽放出了无与伦比的光彩,因为它有一个极其独特的优点,是当今乒坛最先进的双面弧圈球全台进攻技术所不具备的:你攻过来的球有多猛,我推回去的球就有多快。
典型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虎克当然不可能直接被推死,但他也确实被逼得提速了,他接上第二板,再接第三板,然后想接第四板,却接了个空,球从他腋下漏了过去。
2:0,林梓君再得一分。
打到这时候,虎克已经知道出了天大的问题。
他的连续爆发力和体力是足够支撑他连续多板完全发力的,刚刚第四板之所以漏掉,并不是他力量跟不上,而是他速度跟不上了。
林梓君顶的太快了,几乎已经把球拍顶到了他那边球台的中线附近,这就造成回过来的球越来越快,虎克就算有极速天赋,他挥拍也是要有动作的,做动作就需要时间,但他已经来不及做这个引拍和拉球的动作了。
毕竟林梓君那边只需竖起球拍往前顶,他这边却是一个完整的拉球动作,双方球拍运行路径的长短是完全不一样的。
虎克竭力思索该如何应对,为了争取时间,他还故意在拿到发球权后绕半场跑了一圈,再稍稍磨叽了几秒钟,才正式发球。
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罗尔斯科夫对他的指导还是有意义的,至少在这些比赛常识方面,帮虎克解决了过去过于急躁的坏毛病。
然而虎克并没有想到什么太好的办法。
因为过去他打球本身就是靠直觉的,他在球场上的所有判断都是基于过去实战中曾经遇到过的情况,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永远想象不出自己经验之外的东西。
虎克是真没遇到过眼前这种情况,因为他自己有极速天赋的缘故,过去别人遇到他都是想方设法化解他的速度和力量,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一个强行逼他提速的人。
他在没有思路的情形下,发了个万金油的短下旋。
林梓君直接撇他正手位底线,这个球撇得很随意,甚至没怎么加转。
这就是赤裸裸的请虎克抢攻了。
放在过去,林梓君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打这种球的,因为这属于典型的不严谨,理论上说,就算你不怕虎克抢攻,你也该认真防范,就算他最终还是能找到抢攻机会,那也该是他花力气自己争取到的,而不是你送给他的。
但现在林梓君觉得无所谓,他现在的状态很奇怪,他想赢,但他不怕输,包括他开局直接偷长,其实都带着很强的赌的意味,他只是因为想到了,所以把它做出来,至于这样是亏是赚,符不符合正式比赛的基本思路,他已经不在乎了。
他觉得很爽,因为他无拘无束,谁也限制不了他。
虎克再次正手爆冲。
他知道林梓君在等他进攻,但是如果这种球都不进攻,那他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但他也有变化,这一次是七分力的爆冲加变线。
他认为变线或许是破局的机会。
然而林梓君对此早有预料,依然在最快的时间内移动到位,继续往前顶。
只是这一次却没顶成功,因为球拍的下压角度不够,强烈旋转的球从球拍下方斜向冲了出去。
2:1。
直到这时候,一直睁大眼睛一言不发的某超人气主播才把前倾绷直的上半身重新放松下来,轻轻吁了口气,哼道:“这还差不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