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极阴宝鉴》缓缓展开,观尸鱼罪恶扭曲的一生浮现在武十一面前。
武十一得知,此物原本长于南国长青江,乃江中的一条罗非鱼所化。
罗非鱼是下等鱼,虽肉味鲜美,长于炭烤,然天资愚钝,本不好成妖。
但自顺帝即位以来,长青江两岸屡有民变、灾害。故而大江上,常年漂尸浮橹,血赤江面,水鬼遍布,阴气森森。
罗非鱼不挑食,便以人肉为粮,又日夜观察浮尸漂流,嬉戏其间。
吃得久了,见得多了,这罗非鱼便在人气、尸气和阴气的熏陶下,得了道行,习了后天变化之术。
于是,这条罗非鱼经常化做红衣小儿形状,漂浮江面,装作浮尸。
之所以习性如此奇葩,盖因观尸鱼虽然得了道行,但无奈先天不足,慧根不稳。
所以纵然修成人型,它也不知如何正确运用。
说白了,它傻。
有一日,观尸鱼在江南一芦苇荡里挺尸嬉戏时,恰被一捕鱼老妪看见。
老妪以为是落水的孩子,急忙撒网,把观尸鱼捞回,养在家里。
观尸鱼离了水面,不能自由变化,无奈前半辈子又只见过尸体,故而除了吃喝拉撒,依旧与死人无异。
寻常人遇见如此的痴傻儿童,多弃之不顾。
但“救”观尸鱼的老妪膝下无子,老伴又在前年的民变中被当做叛军抓了,杳无音讯。
所以,老妪视观尸鱼为情感寄托,对它的照顾,真是甘之如饴,倍加呵护。
往后一年,观尸鱼一动不动,继续挺尸。
往后一年,老妪呼其为儿,称己为母。
一年到头,元旦将至。老妪因又一次有人陪伴过节,喜从心来。
于是她去到江边,踏着积雪寒风,冒险捕了十几条肥硕的罗非鱼,准备为儿子弄炭烤年夜大餐。
然而,混乱的年月,人命如纸,风吹既折。
炭烤罗非鱼的香味,引来了一队巡河的漕兵。
漕兵人面兽心,以征鱼捐为名,强抢家什和烤鱼。
老妪不从,便被一刀枭首。
花白的脑袋咕隆隆滚在观尸鱼的面前,咸涩的眼泪正好甩在观尸鱼的面颊。
观尸鱼的手指动了一下!
官兵吃饱喝足,起身准备离开,枭首充作叛匪,可换一两银钱。
那一瞬,观尸鱼猛然跃起。
它对着老妪头颅大喊一声:“娘!”
在之后,带甲浮尸,飘于寒江。鱼染血齿,痴傻含笑。
从此,观尸鱼成了吃活人的妖怪。
此妖吃人极有章法,食前必先呼“娘”,而后枭首,而后啖尸。
因吃的人多了。此妖浑身尸毒,只一双眼睛可为名目、破瘴之良药。
成妖之后,观尸鱼为祸两江南北七县。
直到一年前,它在江南屠村作恶时,才被宫里“寻妖司”派出捉妖的王道士撞见。
王道士一掌毙命,送京城炼丹。
看过观尸鱼一生,武十一内心唏嘘。
然就在这时,那极阴宝鉴骤然合拢。
武十一意识重回宫内“归尘司”。
随后那种似声音,但又不是声音的动静又一次在武十一头脑里响动起来。
入炉登鉴,怨气以消。
水妖中品,萃化得水部三品下等《变化术》!
随着这一串“长啸”。一本薄薄的册子到了武十一的手里。而后又迅速化为一道光,进入了武十一的头脑。
伴随着这些动静,武十一头脑里突然多了一道咒语,几丝灵气。
那正是观尸鱼的极阴变化之术!
稍微运行后,武十一惊喜地发现这道变化术,可以让自己化成任何人的模样!
唯一不好的是,这咒语只能变死人。
也即躺在一处不能主动。
一旦动了,术就破了。
随着这些信息,武十一且喜且忧。
他喜的是,自己在如此惨无妖道的世界里竟然有了个外挂。可以一边焚妖,一边收敛好处,吃内宫帝君的瓜捞。
忧的是,大行朝迷信释道,又多炼丹之风。只要是奇人异兽,但凡抓住,都爱炼上一炼。
回头他这本事一旦被人发现,大有被旁人当耗材,暖炉子,甚至做炉鼎的可能。
这本事堪称虎狼之技!
所以,苟且偷生为上。
武十一心神徘徊的时候。焚妖间的大铁门突然响了。
紧跟着,一个太监阴声阴气的问里边:“行了吗?到时候了!”
随着这声问候,武十一心里一阵哆嗦!
因为他知道,焚妖炉焚妖太过凶险,所以有严格规定。
所有工作必须在一个时辰之内完成。
完成之后,焚妖童子敲“太平锣”,太监才会开门。
而如果到了时辰,太监还没有收到动静,就会在门口对着焚妖童子喊一声:“行了吗?到时候了!”
如果没有应答,太监会隔段时间再喊。
如此反复三次。
第三次还没回应。太监便会认定焚妖童子任务失败,进而通知负责捉妖的寻妖司。
寻妖司会准时送来一副洒满石灰的棺材,附带一、两个特级灭妖天师。
这个时候,不管焚妖童子活着还是死了。都要把焚妖失败的童子丢进棺材里,而后送“人”字号炉焚烧。
这样残酷的做法,是因为曾经有血淋淋的教训。
妖尸阴气不光可以患病,杀人,还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让人变魔,甚至变妖。
所以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没完成任务的人不允许活着。
可怕的规定一次次让武十一认识到了自己的耗材属性。
为了不让自己葬身“人”字炉。武十一急忙捡起一块木炭,使劲往焚妖炉旁的报告铜锣上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