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果电脑公司,1990年11月27日,由苹果公司出资150万英镑,芯片厂商VLSI出资25万英镑,橡果电脑本身则以150万英镑的知识产权和12名工程师入股组成。
橡果电脑公司的办公地点非常简陋,就是一个谷仓,90年代,ARM 32位嵌入式RISC处理器扩展到世界范围,占据了低功耗、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
作为一家芯片技术公司,橡果电脑公司既不生产芯片也不销售芯片,它只出售芯片技术授权。
1990年,ARMv3架构诞生,第一个采用ARMv3架构的微处理器是ARM6(610)以及ARM7,ARM6作为IP核、独立的处理器、具有片上高速缓存、MMCU和写缓冲的集成CPU,寻址空间增大到32位(4GB)。变种版本有3G和3M。版本3G是不与版本2a相兼容的版本3。版本3M引入了有符号和无符号数乘法和乘加指令。
1993年,ARMv4架构在V3版上作了进一步扩充,是目前应用最广的ARM架构。后来的ARM7(7TDMI)、ARM8、ARM9(9TDMI)和Strong ARM均采用了该架构。ARM在这个系列中引入了T变种指令集,即处理器可工作在Thumb状态,增加了16位Thumb指令集。V4不再强制要求与26位地址空间兼容,而且还明确了哪些指令会引起未定义指令异常。
至于下一代的ARMv5架构,曾经需要等到1998年才会推出,投资也好、获得授权也罢,唐铭的目标其实都是于93年推出的ARMv4架构,并计划以ARMv4架构为基础展开移动端处理器的开发。
苹果公司之所以投资了ARM,其目的是保证其Newton手持计算机的芯片供应,却不想基于橡果电脑 IP生产产品,有始至终苹果公司都视橡果电脑公司为竞争对手。
虽然有苹果公司和超VLSI公司的参与,但这个项目最终却是以失败告终,苹果的手持计算机产品的失败不仅仅耗费了大量的资金,甚至还造成了一些了相关的影响。
包括手持计算机等产品造成了苹果公司在微软发布Win 95后陷入了经营危机,甚至差一点就被Sun公司在96年初以39亿美元完成了对其的收购。
幸亏最后苹果电脑公司的大股东对这次收购保持了反对的意见才没有导致这一次收购事件的发生,不然的话乔布斯也肯定回不去苹果,也不会有后来让苹果公司再次登上巅峰的iPhone系列手机出现了。
1993年,与德州仪器(TI)的合作给ARM公司带来了重要的突破,这也给ARM公司树立了声誉并证实了该公司独特的授权商业模式的成功可行性。这次合作促使ARM正式确定了其授权IP的商业模式并着手开发更多性价比高的产品。与三星和夏普的合作证实了建立业内关系网的重要性。关系网可以让更多的公司感受到对ARM产品的热情支持,从而带来更多的授权合作机会。这些授权合作也带来了开发RISC架构的新契机,ARM的相对小规模和动态文化在产品开发方面为其提供了响应时间优势。
橡果电脑公司最大的一次突破是在1994年,正值移动设备革命期间,小型移动设备已成现实。在这场革命中,ARM占尽天时地利,诺基亚被建议在即将推出的GSM手机上应用TI的基于ARM的系统设计。
考虑到内存空间,Nokia反对使用ARM,因生产的总体系统成本有限,于是ARM专门开发出16位的定制指令集,缩减了占用的内存空间,该设计由TI授权并出售给诺基亚。诺基亚6110是第一部采用ARM处理器的GSM手机,上市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ARM7成为了ARM的旗舰移动设计,此后被授权给超过165家公司,自1994年以来这些公司生产了超过100亿个基于ARM7开发的芯片。
虽然说ARM的架构在之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直到97年整个公司的营收也才只有2660万英镑而已,净利润那就更不用说了,仅仅只有290万英镑。
至于95年的当下,橡果公司前三季度总营收甚至都还未到500万美元,只能说勉强为此着公司的生产,什么挣钱获利这种事情对他而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望而不可即的彼端。
曾经的1998年4月17日,ARM控股公司同时在伦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首次公开募股价格为每股5.75英镑。在两地上市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当时科技股处于泡沫期,总部主要位于美国之外,ARM认为通过纳斯达克市场可以获得一个合理的估值。第二,ARM的两大股东分别是美国公司和英国公司,同时ARM希望能留住橡果电脑既有的英国股东。ARM上市导致股价飙升,这家英国小型半导体设计公司几个月间就成为价值十亿美元的公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