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山野道人追秋客
“多庆摇摇头。”
“你也觉得不合适对吧!他那是太执着了,人生又不是只有科举一条路可走,凡事过犹不及,咱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走,咱就是当菜农也要当秀才老爷菜农不也行吗?”
“嗯,”多庆抬起头擦擦眼泪。
“我明年还考。”
“这就对了,先考过的不一定就厉害,你多学一点然后一击考中,这叫厚积薄发。”
“姑还没吃饭,你去端点饭来陪姑吃饭,明天我们全部去游湖,姑给你们吹几个喜庆的曲子舒畅舒畅心情。”
红梅轻脚倒退跑去锅屋假装忙碌。
“娘,还有饭菜吗?我跟我姑都饿了。”
“有有有,都是你们姑侄俩爱吃的,”红梅说着端出两个菜来。
又盛了一碗莲藕排骨汤,盛了两碗饭跟在后面送去。
“他姑在给你们姑侄俩拿一罐子爪子酒来?”
菊香看多庆示意他做主。
“今天不喝了娘,我一会吃完饭还要温书习字,明天再跟哥哥们出去玩一天。”
“好,饭不够嚷一声娘就来了,”红梅说完擦眼着泪出去了。
“好了吗?”登福娘关切的问二儿媳妇。
“没事了娘,我看就服他姑劝,妹妹来了半个时辰不到姑侄俩就吃上了饭。”
“她姑跟个孩子王一样,小时候念书裹在里面闹成一片不服她服谁!”
原本说好第二天游湖的,计划临时打乱了。
思迁跟多发要请夫子吃饭,孙俊山跟登丰当然是要跟着一起去作陪的。
思修撺跳了半天,嘟囔无聊什么的。
菊香实在烦透了,“你去喊哥哥们带点吃的,咱们去西官道那边游湖。”
“去西官道荷花塘也叫游湖?那还没大舅家的双塘大。”
“不去是不是?不去正好我在家要画画。”
“去!怎么不去?我这就喊哥哥们,荷塘就荷塘呗!总比憋在家里好。”
几个孩子兴冲冲的拎着食盒子,来到西官道荷塘亭子,思修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摸了一条船来。
多地上了船伸手扶住他姑坐好,然后才是多吉多庆思修上船来。
“老丈麻烦你划到那边荷花宽阔处,”思修指着荷塘中间一大片水域间。
划船的老丈点点头,船很快就划了过去。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菊香看水域里惊飞的野鸭子,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想到这首著名的词了,脱口吟了出来。
“好词娘!真是好词!”思修听了忍不住夸到。
“多庆你也说一个给姑听如何?”菊香看着多庆笑。
“我……”多庆低头沉思起来。
我先说:“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思修得意的吟出来。
“竖子无状,大庭广众之下安可如此造次,”菊香指着儿子笑骂了起来。
“我再给你们吟一个,儿子听着你那样的词由你吟出来不合适。”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娘骗人,哪里来的鱼?”
“你看那里是不是小鱼仔在露头?”菊香指着荷杆边张嘴的小鱼嘴。
“思修当罚,思修吟词没有姑姑的好,”多吉顿时嚷嚷开了。
多地笑咪咪的递了一杯热米酒给他喝。
“姑不欺负你们了,你们都多想想换换脑子,一会咱们在吟诗,姑给你们吹个热闹的曲子庆祝一下。”
“不要听热闹的姑姑。”
吹那个“半山听雨”,还有那个没有名字的曲,多地赶忙开口提要求。
菊香想了一下两个曲目差不多呀!就给吹容妃没了的那个曲子
“千年一叹”,这曲子浑厚悠绵稳重,不适合年轻孩子们听的。
就在几个孩子沉浸在曲目里不能自拔的时候,不知道哪里也响起了曲和声。
思修站起身到处寻找,奈何看了半天都是茂密的荷叶,根本看不到什么人。
菊香曲调一转吹起了“江南水乡”。
那个和声的顿时戛然而止,欢快的旋律在荷花丛中传出去,这是她很少吹的曲子,也是几个孩子第一次听到的曲子。
“姑我想听广陵散,”多地抬头看着他姑。
那曲子长我给你吹个“山鬼”成不成?
“也成,反正我都没听过,多地觉得就是想听点浑厚的乐调。
菊香放下笛子装好,从腰间摘下一个瘪葫芦吹起来。
“姑姑吹的这个是什么?”多庆指着葫芦问到。
“等一会不就知道了,”多地双手托腮看着荷叶荷花安静的听着。
荷塘水面上缓缓的埙声漂游,没有人愿意打扰这声音,偶有水鸟逐波戏浪的起飞,又会无声无息的停下来倾听。
吹完山鬼,她又吹了一首笑傲江湖。
看着几个意气风发的男孩子,觉得这样热血沸腾的曲子才适合他们听一听。
菊香一连气吹了好几首,都是他们没听过的,等曲调歇下来,几个孩子才七嘴八舌的问到,“这个扁葫芦是什么姑?”
这个叫“埙”,也是乐器的一种。
“它吹出来的乐调是短笛所吹不出来的,不信你们试试,”菊香把埙递给多地吹。
多地吹了半天也吹不出来一个调,多庆拿过去吹勉强有了音。
“儿子!”菊香看向思修示意他也吹一下。
思修摇摇头,“我就不献丑了,儿子也吹不出来调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