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春这一次的做法,不单单是斩杀了三十余人那么简单了,他这一次真正让我不寒而栗的还是他的灭门手段,而且在短短两天之内,竟然就把政、府体系内的三家近百余人灭门。
而且这不单单是杀戮,是简单的杀戮,虽然当时雷振春的行事严密,有意透露出消息吧,总而言之,这一百余人全部死去不算,主要的还是他们未死被捕后的遭遇。
那种场面杨度虽然已经对我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可我却不愿意再一次重复出来,因为那实在是太多余令人感到心寒了,这样吧,我简单的解释一下吧,具体会是怎样的场景,大家自己去想想就好了。
唐代著名画家,有着画圣之称的吴道子。曾做壁画《地狱变相图》,相传吴道子所绘之地狱图,上无一酷刑、恶鬼,亦无铜蛇铁狗,凄凄惨惨戚戚,悲悲切切哀哀,皆出于人世百态。
所画也不过就是世间人,世间事,可是却叫人看了不寒而栗,肝胆俱裂。虽然雷振春在绘画上没有吴道子的境界,但是他的行为以及做法,却能够给人以与吴道子所绘《地狱变相图》相同的效果。
比如《太白阴经》中,有这样的一段,曰:六国之君,非疏道德而亲权势。权势用,不得不亲;道德废,不得不疏其理然也。唯圣人能反始复本,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理天下正者,名法也。
而后又曰:语曰:“将、相明,国无兵。”舜以干戚而服有苗,鲁以頖宫而来淮夷。以道胜者,帝;以德胜者,王;以谋胜者,伯;以力胜者,强。强兵灭,伯兵绝,帝王之兵前无敌人;主之道,信其然矣。
《太白阴经》中对于论证、递进的关系使用的非常多,而且不单单是对于国家治理的看法,以及将帅用兵的方式,同时更是提升到了“法”的层次,遵循这个“法”就能够得到胜利,就能够千万年经久不衰。
当然了,作为道教的著作,这其中自然是少不了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样的观点,但是值得一说的是,虽然是道教的经典之一,但是正本《太白阴经》中所阐述的道理,却并非是简简单单顺应自然,遵循大道那么简单,书中强调战争胜败决定于人谋而不靠阴阳鬼神;士兵之勇怯取决于刑赏;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君主的“仁义”以及国家的富强。在论述将帅用兵时,指出要考虑从政治上制胜敌人,团结内部,预有谋划,选拔各种人材,要利用地形,创造主动有利的态势。
看起来,通读《太白阴经》或许会感觉到这部兵书实际上他的构成内容的大部分,都是源于前人的著作,经过了整理、论辩、辩证、整合之后,说构成的兵书的大部分整体,但是实际上,想来无论是李笙的《太白阴经》也好,亦或者是其他的兵家巨著也罢,其实其核心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就就是因为所在的年代不同,所适用的战术战法的不同,以及国家情况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差别罢了,其余的很多的还是在其中加入了作者不同的思想以及理解,其实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了不同作者的看法、理解、剖析,恰恰组成了千万年来兵家永不衰败的兵书战策,以及赫赫威名之下的兵家辉煌。
之所以较为详细的介绍《太白阴经》其实就是为了将其与邹若衡此时手中的这一部《太白武要》相互区分,说起来,虽然《太白武要》也是以“太白”二字冠名的,但是其内容上却是与《太白阴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的,因为《太白阴经》的成书较早所以其中除了一些现实意义上的战策、方略之外,其中还包含了比如像“占云气”、“占妖星”、“祭风伯雨师文”、“风角”、“龟卜”这样的存在超自然意义的记载。
喜欢烽·烟请大家收藏:(www.adwzw.com)烽·烟阿达文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